晓观天下:大清王朝的统治秘密
1.“宁予友邦,不与家奴”的来历
“宁予友邦,不与家奴”这句话并非出自慈禧太后之口,而是清末保守派大臣刚毅的言论。刚毅认为,改革会让汉人受益,而满人则会受到损害。他宁愿将自己的财富送给朋友,也不愿意分给自家的家奴。这句话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宁予友邦,不赠家奴”。
2.慈禧太后的言论与政策
慈禧太后真正说过的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出自1901年清廷发布的一道上谕,意在通过大量赔款和让步来维持与西方列强的友好关系,从而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
3.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反对西方文化和洋人的一切事物。八国联军以保护使者和打击义和团为名,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等人逃往西安。最终,清廷与各国使臣谈判达成协议,并发布上谕,强调要用中国的物力换取与各国的欢心,以保住清朝的统治。
4.慈禧的统治逻辑
慈禧认为,洋人不会动摇大清的根基,而义和团这些奴才却会。她需要利用义和团反洋情绪,但又要提防其做大,以免威胁自己的政权。因此,她一方面利用义和团煽动反西方情绪,满足民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向西方求饶,保持良好关系。
5.刚毅的言论背后
刚毅反对维新变法,主张保守,他的言论反映了清朝统治阶层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和主奴意识。这种意识使得他们宁愿讨好外人,也不愿让自己的奴才过得好,因为奴才过得好会让作为特权阶级的他们感到失落和失败。
6.等级意识与统治秘密
所以,无论是慈禧还是刚毅,他们的行为和言论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对奴才要足够狠,绝不让奴才得到任何好处和权利。对他们来说,财富带来的愉悦已经麻木了,只有那种特权感、等级欲,才能满足其扭曲的欲望。因此,奴才过得好,对这些权贵来说是最扎心的事情,他们那种变态的等级欲就无法满足,他们就会感到巨大的失落和失败。这种变态、扭曲的等级意识是清朝统治的核心秘密,体现了统治者对特权和等级的扭曲欲望。
赵晓评论:
特权、强权的追求,是人罪性的发作,也是人类堕落与变态的变现。这种罪恶的统治逻辑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
这个罪性的心理分析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