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英美保守主义与加尔文主义的关系

首页 /

英美保守主义与加尔文主义的关系

作者:赵晓

我们讲过保守主义,也讲过加尔文主义,同时也讲过加尔文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关系。但似乎还缺乏一篇文章来论述。搜索互联网,也没有找到这样的文章。因此,不揣冒昧,对这个重要的主题试作论述。

总体结论是简单又清楚的:英美保守主义和加尔文主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加尔文主义的信仰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美保守主义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说,加尔文主义为英美保守主义提供了强大的信仰根基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没有加尔文主义,就绝不会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英美保守主义。

加尔文与加尔文主义

加尔文是第二代改教家。如果说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作为第一代改教家,他的主要贡献是“破”;约翰·加尔文作为第二代改教家,他的主要贡献就是“立”。

事实上,若没有加尔文,就没有新教文明,也就没有现代文明。加尔文对人类现代文明的贡献事实上要远远大于洛克等思想家,大于华盛顿等政治家,更大于爱因斯坦等科学家。

加尔文主义是基于16世纪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的思想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与加尔文的思想紧密相关,但又不限于加尔文,因为后来又经历了苏格兰加尔文主义的早期传播者托马斯·科文特(Thomas Cochrane,1515-1594)、“苏格兰宗教改革之父”约翰·洛克斯(John Knox,1513-1572年)、费城长老会(Philadelphia Presbytery,1706-1788)、“加尔文主义再生运动(”Calvinistic Revivalism”)”的领袖亨利·韦伯(Henry Weber,1825-1901)、荷兰神学家与政治家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1837-1920)、美国神学家查尔斯·霍奇森(Charles Hodge,1797-1878)等人的发展。

加尔文主义的思想和主张

加尔文主义的思想和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神的绝对主权和权柄(Sovereignty and Authority of God):加尔文主义认为,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和掌权者,祂拥有绝对的主权和权柄,人类应当敬畏和服从祂的旨意,人的最高目的就是荣耀上帝。

2、人的全然败坏和救赎(Total Depravity of Humanity and Salvation):加尔文主义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罪性且全然败坏,必须通过信仰基督才能得蒙拯救。人类不能凭借自己的行为或功绩换取救赎,而只能依靠上帝的恩典和拣选。

3、预定论和有限救赎(Predestination and Limited Atonement):加尔文主义认为,上帝预定了一部分人会被拣选和得救,而另一部分人则被预定永远沉沦。这种预定是上帝的主权和智慧的体现,并不违背人类的自由意志。同时,加尔文主义也相信基督的救赎是普世的,即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拯救。

4、《圣经》的权威和启示(The Authority and Revelation of the Bible):加尔文主义强调《圣经》的权威和启示,认为《圣经》是神所启示的真理,是信仰的最高标准。《圣经》中的教义应当成为基督教信仰和实践的根据。

5、教会的纯洁和圣洁(Purity and Holiness of the Church):加尔文主义认为,教会应当保持纯洁和圣洁,以符合上帝的旨意。教会的纯洁和圣洁不仅仅是指教会的道德和行为的规范,更是指教义和信仰的纯正和正确。教会的职责包括传道、教导和教养、关爱信徒的灵命成长,同时也需要对社会和政治事务发表意见并发挥影响。与此同时,每个信徒都应该通过祷告、灵修和《圣经》研读来加强个人的信仰,以更好地遵守上帝的旨意。

6、文化和社会的转化(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and Society):加尔文主义认为,信徒应当通过文化和社会的改革来表达信仰,同时也需要推动社会的公义和道德进步。

凯波尔说得对,对于加尔文主义,人们不应仅仅将其看作是一种信仰主张或某个狭隘的基督教宗派,它更是一个拥有整体性世界观的思想体系。加尔文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加尔文主义对于世界和人类的认知和理解,是一种整体性的哲学体系,涉及到对上帝、人类、自然、道德、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看法。

加尔文主义的世界观的独特优势

凯波尔在著名的“斯通演讲”中提到,加尔文主义的世界观与世界上五花八门的世界观不同并具有明显优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尔文主义对人类的价值和尊严有着深刻的认识。加尔文主义认为,人类是上帝的创造物,具有尊严和价值。这种观点与人类自由和权利的保护密切相关,这在许多其它世界观中不太受到重视。

2、加尔文主义强调个人责任和义务。加尔文主义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并给予了人类自由意志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为所欲为。相反,人类应该将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用于遵循上帝的旨意和道德准则,行使义务和责任,为他人和世界服务,而不是追求个人私利。

3、加尔文主义的世界观包含了一个有序的宇宙观。加尔文主义认为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和掌权者,祂对宇宙的一切都有着完全的掌控和规划。这种观点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理解和接受世界的有序和规律。

4、加尔文主义的世界观与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紧密相关。加尔文主义认为,上帝赋予人类智慧和理性,使得人类能够探究和理解世界。这种观点推动了许多加尔文主义国家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综上所述,凯波尔认为加尔文主义的世界观强调了人类的尊严、个人责任、宇宙的有序和规律以及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等方面,与其他世界观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加尔文主义:英美保守主义的信仰根基

加尔文主义在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对英美保守主义的深刻影响。

英美保守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主张维护传统,强调个人自由和责任,支持小政府和市场自由主义等观念。

英美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于19世纪早期的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年)、约瑟夫·德·梅斯特尔(Joseph de Maistre,1753-1821年)等。他们主张保护传统,尊重权威和秩序,反对革命和社会变革,以及反对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

英美保守主义的思想根源还包括基督教和自然法哲学。基督教信仰是英美保守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保守主义者认为基督教教义提供了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基础。自然法哲学则认为存在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自然法则,这些原则和法则不受历史和文化的限制,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和法律基础。英美保守主义者强调自然法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法则是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础。

此外,英美保守主义还受到经济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主张限制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总的来说,英美保守主义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欧洲保守主义思想、基督教信仰、经济自由主义等。

英美保守主义以信奉加尔文主义的信仰人群为主体,借鉴了加尔文主义的价值观,因此相比于“自由主义”,对于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有了更好的平衡。加尔文主义对英美保守主义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离开了加尔文主义,也许保守主义还会出现和存在,但其信仰根基、思想深度以及历史影响可能就是完全两回事了。

第一,英美保守主义强调传统,这与加尔文主义的信仰有很大关系。加尔文主义认为上帝掌握着世界的主权,人类需要依靠上帝的救赎才能获得永生。这种信仰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强调道德纯洁、自律和节制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英美保守主义中得到了延续,保守主义者认为社会应该维护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第二,英美保守主义认为个人自由和责任是平衡社会秩序的关键。加尔文主义的信仰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认为人类需要遵守上帝的规则和道德准则。这种信仰在英美保守主义中得到了延续,保守主义者认为个人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应该享有自由和自主权。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干预的最小限度,让个人自由发挥,同时也应该要求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

第三,英美保守主义主张社会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与加尔文主义的信仰也有很大关系。加尔文主义的信仰强调道德纯洁、自律和节制等价值观念,认为社会需要遵守上帝的规则和道德准则。这种信仰在英美保守主义中得到了延续,保守主义者认为社会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他们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法律和规则来保护社会的秩序,同时也应该尊重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权。

第四,在政治领域,加尔文主义对英美保守主义的贡献是强调政治自由和有限政府。加尔文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与此同时认为所有政治权力都来自上帝,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时遵循某些基本原则,例如公正、自由和责任。这些原则为英美保守主义中对政治自由和有限政府的强调提供了基础。

第五,英美保守主义强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也与加尔文主义的价值观有关。加尔文主义认为家庭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祝福,强调家庭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英美保守主义中得到了延续,保守主义者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健康和积极的公民的关键。他们认为,家庭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和法律来支持家庭和家庭价值观。

第六,英美保守主义主张市场自由主义,也与加尔文主义的价值观有关。加尔文主义认为个人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种信仰在市场自由主义中得到了延续。市场自由主义认为,市场应该自由运作,政府不应该过度干预市场。这种观念与加尔文主义的个人责任和义务相契合,强调个人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应该享有自由和自主权。

综上所述,英美保守主义借鉴了加尔文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传统、自由、秩序、家庭、个人责任和道德纯洁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英美保守主义中得到了延续,对于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能够更好的平衡。

因此,可以说加尔文主义的信仰和价值观对英美保守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英美保守主义并非完全源自加尔文主义,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互相借鉴是显而易见的。

相比英美道路,法国的悲剧就在于消灭了加尔文主义

研究加尔文主义与英美保守主义的关系,还可以将英国和法国进行对比,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没有加尔文主义,可能根本就不会有保守主义,或者只会出来另外一种保守主义(如中国历史上“抱残守缺”的所谓“保守主义”)。

相比英国,法国其实更早地接受了加尔文主义的影响。约翰·加尔文原本就是法国人,加尔文主义因此早在16世纪中期就得到广泛传播。而在英格兰,加尔文主义的传播相对较晚,起源于16世纪中期,但在17世纪期间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加尔文主义在法国的经历和遭遇与英国有很大的不同。最终,这两国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英国国教会由亨利八世于1534年建立,最初是天主教和新教元素的混合体。然而,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英国国教会采用了加尔文主义的神学,强调上帝的主权和选民的命定。这种神学被编纂在《三十九条》中,该条款成为英格兰教会的官方信仰声明。

而且英国政府比较宽容,容许其他教派存在。加尔文主义得以从日内瓦进入到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等,进而在整个英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甚至在国教会内部也存在加尔文主义派系。

加尔文主义对苏格兰地区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它在苏格兰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到了17世纪,苏格兰已经成为了一个严格的加尔文主义社会,这对苏格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广受关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中,加尔文主义的影响可谓十分显著。启蒙运动的许多重要思想家都是加尔文主义者,他们试图将基督教教义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相结合,以此来解释宇宙的运作和人类的本性。这些思想家包括弗朗西斯·亨德森(Francis Hutcheson)、托马斯·雷德曼(Thomas Reid)、大卫·休谟(David Hume)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等人。

在民风方面,加尔文主义在苏格兰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加尔文主义强调上帝的主权和预定论,这使得苏格兰的宗教氛围非常严肃和敬畏。在政治方面,苏格兰的加尔文主义也推崇个人责任和自由,这使得苏格兰成为了一个重视自由和民主的社会,并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在英格兰,加尔文主义最早在16世纪中期出现,尤其是在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和剑桥大学等学府中得到了推广。

在17世纪,加尔文主义在英格兰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这一时期,英格兰国教会内部存在着两个派别:一派是高教派(High Church),支持国教会的统治地位,并坚持传统的教义和礼仪;另一派是清教徒(Puritans),主张彻底改革国教会,净化教会中他们所看到的天主教残余,建立更彻底的加尔文主义神学和实践。

随着加尔文主义者在英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他们与国教会的分裂变得越来越明显,这导致了1640—1650年代英国内战的爆发。在英格兰内战期间,清教徒成为了议会军的主要支持者,他们的领袖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也是加尔文主义者。清教徒在英格兰内战后掌握了政权,英国成为了一个由清教徒领导的共和国,英国国教被废除。

不过,这种激进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1658年,清教徒领袖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后,清教徒共和国的统治被终止。1660年,英国回到了君主立宪制度,尽管清教徒实验最终失败了,英格兰教会恢复了革命前的形式,但英国社会继续受到加尔文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学、艺术和政治领域。

就人数而言,加尔文主义在英格兰从未像在苏格兰或荷兰那样受欢迎。然而,它对英国文化和政治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部分原因是该国的许多精英都有同情它的想法。例如,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约翰·米尔顿(John Milton)是一位清教徒,也是1650年代统治英格兰的联邦政府的支持者。英联邦领袖奥利弗·克伦威尔也是一位清教徒和坚定的加尔文主义者。

英国最终走向保守主义的道路,进而影响到美国的保守主义。

而在法国,加尔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迫害,最终使得法国失去走上保守主义以及和平转型的社会空间。

在16世纪初,法国的加尔文主义者被称为“胡格诺派(Huguenots)”,他们主张改革天主教会的传统和教义,他们对教会和国家的关系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胡格诺派的影响下,许多法国人接受了加尔文主义,加尔文主义在法国北部、中部、东南部的城镇和乡村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迅速发展成为了法国第二大宗教。

然而,在法国,加尔文主义的信奉者被迫面对大规模的迫害和镇压。1572年,“圣巴罗买大屠杀(The 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中有数千名加尔文主义者被杀害,这场屠杀成为了法国宗教战争的象征。

虽然法国的加尔文主义者受到严重打击,但他们依然坚持信仰。在法国政府采取相对宽容政策后,法国的加尔文主义者在17世纪和18世纪逐渐成为了商人、工匠和贸易商阶层的一部分,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加尔文主义在法国的存续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在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加尔文主义在法国再度蓬勃发展。在18世纪初,法国大约有40万胡格诺派教徒。

可惜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非常痛恨加尔文主义,将其视为国家和天主教神权的威胁,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镇压加尔文主义,对胡格诺派实施严厉打压,限制胡格诺派的公民权利和宗教自由,禁止胡格诺派进行公开的宗教活动,关闭胡格诺派教堂等。1685年,路易十四更是颁布“南特敕令(Edict of Nantes)”,废除了1572年亨利四世签署的宽容政策,强制要求加尔文主义信徒皈依天主教,否则将被驱逐或处死。

这些措施导致了大量的胡格诺派信徒被逐出法国或被迫改宗天主教,他们的财产也被没收。数千名胡格诺派信徒在此期间移民到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和瑞士,以寻求宗教自由和更好的机会。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胡格诺派大逃亡”。

据估计,约有20万胡格诺派离开法国。到18世纪末,胡格诺派的人数已经减少到只有5万。

这种对胡格诺派的迫害和镇压对法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胡格诺派是法国最富裕和最有创造力的社群之一,他们的迫害导致了法国的经济和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损失,相当于消灭了法国的中产阶级,顺带也消灭了法国的财富、技能与知识,只剩下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这种迫害和镇压也导致了法国社会的极端分裂和不稳定,为法国革命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因此,可以说路易十四镇压胡格诺派的结果是加速了法国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为法国革命的爆发铺平了道路。当权力消灭了一切的对手,也就消灭了一切温和改良的空间,最终只有等待革命的爆发。

在历史与文明的十字路口,中国向何处去呢?这是今天的中国精英和公众都在思考的,而英法的历史经验教训,可谓前事之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