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何为牧师,何为教师:这种比较重要吗?

首页 /

何为牧师,何为教师:这种比较重要吗?

作者:赵晓

有一种观点:牧师是牧养生命,教师是培养大脑。

我们知道,在社会上有牧师,有教师;在教会中,也有牧师和教师。所以,作一些比较或区分既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无道理的。但过度看重,画地为牢则没有必要。过之则误之!

我曾在美国戈登-康威尔神学院做访问学者,该院最好的《旧约》教授同时牧养一间教会,无缝对接。你说他是牧师还是教师?

加尔文,新教改革的伟人!但你要计较的话,加尔文既没上过神学院,也没被正式地按牧过——历史记录表明,他从没有按当时天主教会或后来一些新教传统中的正式按牧程序被授予神职。因此,加尔文并非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牧师(Pastor),而是《圣经》或神学教师。

然而,加尔文普遍被后人认为是牧师与教师的合体,且横跨多个角色,包括讲道、牧养信徒、领导教会生活等。不仅如此,加尔文作为一个卓越的教导者和神学家,其著作尤其是《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oftheChristianReligion)历久弥传,其影响不仅限于日内瓦,而且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教会。

回溯教会历史,早期教会并没有复杂的官僚体系或严格的圣职等级。相反,使徒时代的教会掀起的是一场“平信徒运动(LayMovement)”,所有信徒都积极参与教会事务和传福音活动,而不仅仅是被按立的牧师和神职人员。

早期基督徒,包括使徒、平信徒等,共同参与传播福音、集体聚会、祷告和圣餐礼等活动。

《圣经·新约》中多次提到信徒在家中聚会,以及不同信徒在教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如《罗马书》第16章、《哥林多前书》第12章等),这反映了早期教会中平信徒积极参与的情况。例如,保罗的书信中提到的非比(Phoebe)、亚居拉(Aquila)和百基拉(Priscilla)就是早期教会中活跃的平信徒例子。

教会发展到天主教时代,“圣品阶层(clergy)”和相伴随的一整套官僚体系才逐渐形成。

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中,“圣品阶层”最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传统都强调通过“圣秩圣事(HolyOrders,如按手礼)”,个体被授予独特的神圣身份和职能,负责主持圣礼、进行宗教教育和精神指导。

这种制度建立了明确的“圣俗二分(sacred-seculardivide)”,区分了神职人员也就是“圣品阶层(clergy)”和“俗人(laypeople)”,并赋予神职人员特定的宗教和精神权威。

我们都知道,天主教分教宗(Pope)、红衣大主教(Cardinal)、大主教(Archbishop)、主教(Bishops)、神父(Priests)和执事(Deacons)等,形成了与东方大一统国家及罗马帝国类似的“等级制(Hierarchy)”“官僚制(Bureaucracy)”体系。

天主教会拥有高度组织化的官僚体制,包括不同层级的领导和管理机构,从教区到总教区,再到梵蒂冈的圣座。这个系统通过规章制度、法律(如教会法)和宗教仪式来维持秩序和权威,同时也负责教会财务、教育和传教等方面的工作。基督的教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僵化、腐化以及世俗化,失去活力。

在中世纪末期,随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兴起,人们开始对天主教这一套不满,转而强调个人信仰的重要性。

“宗教改革”最终登场,而宗教改革非常鲜明的一点,就是对天主教的“圣品阶层”与“官僚体系”全面开火:

1、反对特权和腐败:改教家们指责天主教“圣品阶层”滥用权力,包括贩卖“赎罪券”等行为,认为这违背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他们还批评教会的财富和奢侈,认为教会领袖应该过着谦卑、贫穷的生活。

2、强调“祭司普遍性”:改教家们强调“祭司普遍性”的教义,主张每个信徒都可以直接向上帝祈祷,无需通过神父或教会的介入。这一点直接挑战了天主教“圣品阶层”的必要性和权威性。

3、《圣经》的权威:改革者认为《圣经》是基督教信仰和生活的最高权威,而不是教会的传统或教皇的教导,每个信徒可以直接阅读以及解释《圣经》,反对教会要作上帝和人之间中保的所谓“中保教会”的概念。这与天主教维护教会和教皇权威的立场形成了对立。

4、教会的简化和精神化:宗教改革倡导教会应该回归简朴,聚焦于《圣经》教导以及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反对复杂的官僚体制和仪式主义。

改教家们特别提出了响亮的“圣徒皆祭司”的口号!第一代改教家马丁·路德、第二代改教家约翰·加尔文均认定,所有信徒都被召唤来参与教会的服事和见证,而不仅仅是那些受过圣职按立的人。加尔文主张,教会是由信徒所组成的圣徒的共同体,每个人都被召唤来为上帝的荣耀和邻舍的益处而活。

不仅如此,宗教改革还特别强调“工作就是侍奉”,信徒的职业就是上帝的“呼召”,认为信徒在各自的职业和日常生活中服务上帝,这也是一种“圣职”,鼓励所有基督徒在社会中为信仰作见证,无论是通过言语还是生活方式。马丁·路德甚至说过,一个妇女奉召在家里带孩子,就如同牧师在教堂讲道一样神圣。这种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平信徒在教会和社会中的积极角色,对后来各种教派中的平信徒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不仅教导我们上帝赋予每个人价值和职责,也提醒我们,通过圣灵的工作,每个信徒都能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见证基督,促进神国的扩展。

宗教改革带来了巨大的翻转,不仅改变了教会的历史,而且改变了整个人类世界,特别是塑造了以工业革命、市场经济、自由民主,宪政法治为亮点的现代文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今许多基督教宗派和团体逐渐认识到,平信徒的活跃参与对于教会生命的活力和对外传福音工作的重要性。各种平信徒培训计划、小组聚会和宣教组织的成立,都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和深化。

牧师、教师在教会中,是“五重职事(thefivefoldministry)”中的两大分类。那么,“五重职事”与“圣品阶层”以及宗教改革又是什么关系呢?

《以弗所书》4章11—12节:“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使徒时代,这些职事被视为教会为了成长和建设所必需的不同服务和功能。使徒、先知、传福音者关注于教会的扩张和神的启示,而牧师(或监督)和教师则更多关注于教会内部的教导、牧养和属灵成长。

在早期教会中,“五重职事”体现了教会服务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但并非今天一些人所想象的严格的等级制或圣品阶层。因为这些职事更多关注于服侍和功能,而不是权力或地位。这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官方宗教之后,教会结构固化、等级化后形成的“圣品阶层”完全不同。

新教改革者们反对“圣品阶层”,既没有轻视也没有过度重视“五重职事”的划分,而是高度强调了“祭司普遍性”的教义原则。这一原则源自《彼得前书》2章9节:“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新教改革的思想对后世基督教会,尤其是新教传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直到今天教会功能的多样化和信徒参与的普遍化。目前,强调“五重职事”的多是偏灵恩的教会。

中国家庭教会在特殊的处境中生长,素来比较简单,不太注重“圣品阶层”的划分。

例如,在70—80年代的中国某个农村教会,多数信徒都缺乏文化,一位弟兄上过中学,能为大家读《圣经》,于是他就成了牧师。

那个年代,在中国做传道人就意味着受逼迫,蹲监狱。传道人乃是充满着火的印记的工作,多数既没有来自神学院的学历也没有按牧的经历。可以说,整个中国教会80年代的复兴,都是圣灵引领的“平信徒运动”。

随着中国教会的成长以及转向城市的趋势,大家开始强调读神学学历以及按牧资历,也开始计较并区分牧师、教师等不同功能。这本身意味着一种正规化的发展,自有其合理性,不可否定。

但在包括中国教会在内的当代全球教会,仍然存在着一种紧迫的呼召,即摆脱那些可能限制教会活力和使命实现的宗教化和官僚化倾向。这种呼召回应了新教改革的核心原则之一——“信徒皆祭司”,注目自使徒时代就有的“平信徒运动”,重视信徒主动参与和服务的重要性。

其中的关键在于,教会的本质不应被视为一个宗教机构,其中充斥着等级和官僚程序,而应被看作是“基督身体”有生命力的活泼表现,每个弟兄姊妹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服务。

而过分重视“圣品阶层”或“五重职事”的功能区分,容易导致信徒之间的分隔,以及信徒与神之间的直接关系被间接化。

因此,教会应当致力于营造一种环境,其中信徒被鼓励和装备,以便根据个人的恩赐和呼召来服事,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一小部分“专业”的神职人员。

今天,很多信徒到教会有一种不好的来自世俗社会的文化,那就是消费文化。大家来教会不是人人服侍,而是来消费牧师,消费教会的服务,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某些“神职人员”的服务而不是积极参与服事。然而,真正的教会生活要坚决抑制世俗社会的“消费文化”。每位信徒都应当被视为教会使命的积极参与者,通过个人的服事、见证和爱来建立教会和影响社会。大家相互配搭,利用各自的恩赐和力量,共同努力实现教会的目标和使命。

我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宣教士,但一定要做宣教的事;我们不是牧师,但要牧养门徒”。虽然,我们每个人或许没有“宣教士”“牧师”或“教师”的官方身份,但在基督里,我们每个人的的确确都被呼召去活出这些角色来。这意味着我们都有责任去传扬福音(“做得人的渔夫”),牧养和鼓励新信徒,以及教导和坚固他人的信仰。

这种多样性的体现不仅是对“人人皆祭司”原则的践行,也是对基督身体多样性的肯定。

基督徒的最终榜样当然是耶稣基督。那请问耶稣是牧师、是教师、是传福音的、是先知或是使徒?是的,祂都是!耶稣基督不仅完成了救赎的工作,也通过祂的生活和服事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活出大使命和大诫命。

耶稣的生活和教导提醒今天的我们,真正的服事从来不是基于职位或头衔,更不是基于组织或表面,而是基于使命的召唤、爱心的行动以及真理的宣告。因此,我们每一个神的儿女都被召唤去效仿耶稣;无论我们的社会地位或职业如何,都要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积极传扬福音,活出爱神和爱人的大诫命——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