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查理·芒格的故事谈起
赵晓
芒格,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是他的搭档巴菲特,大家一定很熟悉——全球的首富,也是投资界最有名的人,他们俩在投资界都是神话般的存在。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道。他们不是一般的成功人士或暴发户,他们历经了许多个经济周期,也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岁月,如今他们也是近百岁的老人了。
有些人的成功是靠人。比如胡雪岩,中国著名的“红顶商人”,权钱勾结,一时蹿红,红极而衰,起得快,垮得也很快。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也是成功的,但并不是真正的成功。还有些人是靠“风”,有一句话叫“台风来了,连猪都会飞”。互联网很多的创业者就是这样,一阵又一阵的投资、创业的热潮,但是退潮了才知道谁没“穿裤子”。所以,靠风也是不行的。
巴菲特和芒格,是与众不同的成功者,也是真正的成功者。他们几乎一辈子都住在只有不到五十万人的美国小城奥马哈。他们从来不靠任何公共的权力,也不靠机会风口,只是一辈子踏踏实实、孜孜不倦地做价值投资而已。同时,他们投资的对象并不局限于某个行业,而是在银行、证券公司、食品、饮料、铁路、报纸、科技、商贸、石油、汽车、互联网等多个行业都有涉猎。另外,他们投资的标的也不局限于美国市场,在中国、韩国、日本、欧洲等多个市场,巴菲特和芒格都大有斩获。他们最近一年移师到日本,日本的股票涨了百分之三十多,超过了美国。所以,这两位接近百岁的老人,他们的价值与投资成效,在地球上真的是不多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借鉴。
查理·芒格,1924年1月1日出生,2023年11月28日去世,享年99岁,距离他100岁的生日只差一个月。当下中国的经济环境疲软并不好,社会环境充满着挑战,如果你正在经历人生的风雨坎坷,那么,芒格的经历对你应该非常有激励!
三十五岁以前的芒格,可以说是“手中一把烂牌”。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惨,你未必惨得过芒格。他五岁的时家族企业破产,六岁时因为遇到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芒格的父母亲没有了收入,小小的芒格就不得不到镇上打工贴补家用。十九岁正上学时,“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与到“二战”中去,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应征入伍。在军队的时候,他遇到了第一任妻子,因夫妻性格不合,他经历了长达九年的不幸婚姻。二十九岁时,芒格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却又在三十岁惨遭丧子之痛。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几乎花光了所有的家财。三年以后,芒格遇到了第二任妻子南希,他带着两个孩子,对方也带着两个孩子,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又生了四个孩子。对于一个收入微薄的小律师来说,要同时抚养八个孩子,这样的压力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中年男人。这个时候他已经是三十五岁了。所以你想想,你是不是比他更难、更不幸、更不容易呢?
有人问:“芒格,你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的回答是:少想多做!他一再强调:“人一定要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做!”“想太多”是另一种累,结果和“瞎忙”一样。
直到三十五岁,芒格才与巴菲特相遇,开启了他的伟大事业。芒格被称为巴菲特背后的“男人”,他用他的知识、理念、睿智、思想、智慧,支撑了巴菲特的成功。巴菲特说:“我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就是因为遇见了查理·芒格。此前,我的投资经理给我的投资原则是只买便宜的股票,而芒格建议的投资原则是看价值而非价格。查理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极快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没有查理,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一个从不人云亦云的合作伙伴,是你公司所拥有的最佳机制之一。”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总是侃侃而谈,而芒格一贯惜字如金。巴菲特谈完之后总是会问芒格:“你说呢?查理,请补充。”大部分时候芒格总是回答一句话:“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为什么?他有什么问题,背后会和巴菲特商量探讨,直言不讳,但是这个时候他要让巴菲特做那个屋子里“最聪明的人”。
芒格在某些方面很精进,要求很高。比如说学习方面,他一周要读二十本书,自学了十几门学科,精通统计学、会计学、心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经济学等。芒格非常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他曾经拜访了五十六个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很优秀、很成功的人,发现他们都很重视学习。
巴菲特称芒格是“长着腿的两脚书柜”,比尔·盖茨称芒格是他所见过的知识最渊博的思想家。芒格说:“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查理·芒格对学习的建议:学习知识,目标从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到跨学科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广度。因为解决问题往往在专业领域之外的跨学科知识。比如解决销售问题,你要用到心理学。
如何避免认知的偏差?认知就是我们最大的“监狱”,如果我们的认知是错误的,我们就是在一座谬误的监狱里。所以,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认知,就是在真理上得以自由。
查理·芒格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方法——“多元思维模型”。拥有多元思维的人,比起那些只有单一思维的人,更有可能接近一件事的真相,也更有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他因此强调“跨学科学习,形成独立判断”。
知识就是力量,认知决定成败。所以,透过学习形成多元思维、独立判断,形成正确的认知,就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知识不如见识”,“见识就是认知”,那是融会贯通的一种知识,一种判断力。“见识又不如认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走出去,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人生的大书。
芒格在某些方面很保守。比如他生前所住的房子不过是一套普通的房子,与巴菲特一样,他们在生活上并不是追求穷奢极欲。外出旅行的时候永远只坐经济舱,如果坐在三人中间,能够安静看书,他就觉得时间很值。与人约会的时候总是早到45分钟。曾经有个故事:一位中国的青年创业者约好了跟芒格吃早餐,当他准时到达的时候,发现芒格已经把当天的报纸全部看完了。他想到让年纪这么大的老人家等自己,心里挺不好受的,于是第二次、第三次约会的时候,他就分别提前了一刻钟、半个小时到达,结果发现芒格还是比他早到。到了第四次约会,他就提前了一个小时到达,然后躲起来看芒格究竟什么时候会出现,结果发现了芒格是在距离见面时间45分钟时到达现场开始看报纸。
第一,提前45分钟很从容;第二,不浪费时间,把时间充分运用好;第三,比别人早到,在心理上就占据了优势,对约会的对象也是很大的尊重。这是了不起的自律和守时,有这样的时间观念,可想而知永远都不会迟到。这是卓越的保守主义的做法,看起来非常的老套,但是很管用。
有人问芒格长寿、幸福的秘诀是什么?他说:“这个很好回答,因为道理很简单。不嫉妒、不抱怨、不过度消费,面对什么困难都保持乐观的心态,交靠谱的人、做本分的事。都是些简单的道理,也都是些老掉牙的道理,做到了,一生受益。还有,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的人才是聪明人。”这就是保守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