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门

映光:命定与呼召

首页 /

映光:命定与呼召

作者:映光

主题经文

“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篇139:16)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篇25:12)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翰福音14:21)

人生的意义

哲学家和保安都喜欢提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保安的问题我们都比较好回答,但哲学家的问题,很多人却很难回答,甚至终其一生都没有答案。

1.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在他的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把人短暂的一生描述为“向死而生”。他认为:“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

海德格尔对“死”和“亡”做了一个概念的区分,可以说我们人的一生在海德格尔看来都是“死”而不是“活”,因为我们注定要死亡。

海德格尔指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这个存在者的一生贯穿着走向死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所以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死的过程。

波伏娃是萨特的太太,也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她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人都是要死的》。那么既然人都是要死的,这一生即使再辉煌、再精彩,也终以悲惨的死亡告终,我们又为何活着呢?《创世记》以生开头——以上帝创造了人作为开端,但是却以约瑟的死作为结束。约瑟是《旧约》当中少有的一个绝对的义人,他一生没犯过什么罪,但是《创世记》最终却以义人的死亡作为结束。

2.中国传统文化:出世与入世

不信上帝的人,对这必死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许有多种答案。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人生观,要么是“出世”,要么是“入世”。

“出世”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人生观:人既然都是要死的,索性躺平及时享乐,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者人生都是虚空,不如对内寻求、不问世事。

“入世”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念,比如儒家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传宗接代,人既然是要死的,所以人生有一项很重大的事情——传宗接代,要把血缘传下去,还有就是要立名、立言、立功、立行,要成功,因为人死了,名还可以留下来。

这些是无神论之下的不同的人生观念。

3.亨利梭罗:沉默绝望的生活

亨利梭罗说:“如果我们不能满足这个世界更深刻的需要,其他所有成功的标准:健康、权力、地位、知识、友谊,都变得空洞而微不足道。”他把这种空洞形容为“沉默绝望的生活”,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在沉默的绝望当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在他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对怀疑存在目的的人类心灵做出了如下的描述:“因为人类存在的目的不只是要活下去……而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活。若是不能肯定自己为何而活,人就不会接受生命,宁可摧毁,也不愿意存留在世上。”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自杀,其实这并非不可理解,因为人都是要死的,既然不知道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活着的使命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还不如早点像海德格尔所说的从死走向亡。

4.基督徒:为荣耀神而活

但是对于基督徒而言,人为何而活着,则只有一个统一而确定的答案。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何而活着?答案是:我们的一生是为荣耀神而活着。

基督徒的一生为何是“为荣耀神而活”呢?因为基督徒通过阅读《圣经》,显然了解哲学家那三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圣经》对这三个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我从哪里来?《创世记》告诉我们,“我是神所创造的”,神创造了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我们是从神而来的。

我要去往哪里?要去往永恒的天国,那里有上帝永恒的爱与公义。《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告诉我们新天新地必将降临,神的天国必将降临,我们要去往那里。

我是谁?我们是天国的公民,神的儿子,在基督里,有永恒的生命。

所以,我们到底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圣经》都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我们是神的儿子,我们是神所创造的,我们要去往神所创造永恒的天国,那么我们的人生意义当然就是荣耀神!

著名神学家朋霍费尔曾写过一首诗歌名字叫《我是谁》,节选:

我是谁,是这人还是那人?

我是否今天是这人,明天是那人?

我是否同时是这两种人?在他人面前伪善,

在自己面前则是可鄙而悲哀的弱者?

或是在我里面仍有东西像被打败的军队,

在已经得到的胜利面前仓皇逃跑?

我是谁?这些寂寞问题嘲笑着我。

无论我是谁,你知道,主,我属于祢。

好莱坞有一个著名的动画片叫《狮子王》,这个剧本也被改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影片上映,有动画片,还有真人演的电影。故事中当小狮子在鬣狗群中,与鬣狗为伍的时候,并不知道它的身份是什么,但是当有一天它知道它是狮子王的孩子,它本来是个狮子时,它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作为狮子一生的价值和意义。《狮子王》这个故事也是改编自《圣经》。

我们这短暂的人生,其实不过是通往天国的客旅。我们知道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死是罪的工价,“罪的工价就是死”,但死亡并不是终点,死亡只是我们从罪的世界通往永恒天国的桥梁。我们总有一天还要从死里复活。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出世”与“入世”似乎是矛盾的。但对基督徒而言,这并不矛盾。基督徒是“出世”的,因为我们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世俗意义的财富、权力和亲情、爱情、友情,不过都是虚空的虚空、捕风的捕风,不过稍纵即逝,不值得留恋。基督徒又是“入世”的,因为我们的身份是在这个世界上寄居的天国的公民,必须活出天国的公民的样式,必须活出神的儿子的荣耀,必须做这个世界的光与盐,并彰显出神的公义与良善。就是无论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是否是有意义的,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活出神儿子的样式,因为我们都是王子、是公主,所以基督徒的出世与入世在我们看并不矛盾,它可以统一为:为荣耀神而活着。

那么什么是为荣耀神而活?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重点是认识我自己,看见上帝真正要我做的事,重点是发现一个对我而言的真理,发现我能够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理念。同样著名神学家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第一卷第一章的主题就是“认识我自己”。

命定

如果荣耀神是基督徒的人生意义,那么荣耀神的这个人生客旅的过程,是我们所选择的结果,还是神预定的结果呢?这是我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无神论者往往认为人生的方向是自我选择和努力寻求的结果,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因为一个创造了票房纪录的动画电影《哪咤》而流行于现在的网络,年轻人都特别喜欢说这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都要由我们自己来主导,正如“人定胜天”也是很多中国人喜欢说的一句话。

泛神论或不可知论者也会相信神秘的命运,认为命运是无常的、是偶然的,甚至寻求算命大师、星象学占卜他们的命到底怎么样。

1.人的一生早有命定

但基督徒并不认为荣耀上帝的人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与贡献,或者说靠自己的成就就能获得的。因为作为一个全然败坏的罪人,我们不可能依靠这个罪身来荣耀上帝。基督徒认为我们是被上帝所拣选的,只是上帝所使用的器皿而已,我们的一生早有神的预定与命定。就如《诗篇》139篇16节所说:“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我们的一生是命定的,就是说我们人生的每一天,早就是神所预定的。如神对先知耶利米说:“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做列国的先知。”(《耶利米书》1:5)这也说明耶利米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时,神早就预定有这么一个人,也要拣选他去做列国的先知了。

《使徒行传》第17章26到28节:“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脉”),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这就是我们与神的关系,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不仅如此,《圣经》甚至告诉我们:“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马太福音》10:29-30)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神所预定的,甚至连麻雀掉在地上、我们的头发有多少根,神都已经预定了。所以我们从《圣经》得知,基督徒是命定的一群人。

2.命定与命运的区别

那么基督徒的命定与我们常说的命运有何不同呢?

我们看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怎么看命定的?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了“天命”这个概念,例如在《论语·述而》篇中提到“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的“天命”更多地是在强调人在一定年龄对自己人生使命和责任的觉悟。他的“天命”观念界定在此岸,更多强调人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角色。孔子对于命运实际上持的是“不可知论”的看法,弟子问他死以后会如何?他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我们连生是什么样都不知道,谈什么死,一句话带过去,从此儒家文化当中再没有谈论过死后的问题。

而基督徒的命定不仅包括此生、此岸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是神直接赐予的,是超验的,是彼岸的,是真正的天命。因为我们知道天是谁,而孔子虽有天的概念,却不知道天是谁,不知道上帝,也没有读过《圣经》,所以赵晓老师曾经说过:“如果孔子那个时候读过《圣经》,他肯定是个基督徒,因为他在探寻天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可惜他不知道。”但是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知道上帝是什么,我们读过《圣经》,也知道上帝和我们的关系。对于基督徒而言,是“未知死,焉知生”。如果我们不知道彼岸的世界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死的答案,我们又如何知道我们这一生该如何度过?正如《诗篇》139章16节所说:“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我们还没有度过一日的时候,在出生之前,神就已经把我们要过的每一天都写在祂的册子上了。

3.命定的含义

基督徒的命定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基督徒不相信人的一生是随机、偶然和漫无目的的,而是都在神的掌管之下,有神美好的命定。因为神是有秩序的,神的秩序就是公义与爱,祂以这两个原则创造了这个世界。神对于祂所拣选的所有基督徒的命定都是围绕祂的公义与爱展开的,以为荣耀神。

第二,基督徒的命定,是神给予祂所拣选的基督徒的一种特殊的启示。《圣经》告诉我们:“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篇》25:12)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我们与神的关系是什么?我们要敬畏神。当我们敬畏神的时候,神必指引我们所当选择的道路。

第三,基督徒的命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宿命。神是公义的神,祂是奖善罚恶的神。奖善罚恶本身就是鼓励人注重当下的行为,人要寻求神、遵行神的命令。人生得福的秘诀就是爱神。所以基督徒的命定又是围绕爱展开的。《圣经》告诉我们:“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翰福音》14:21)

呼召

所以我们看基督徒的命定,绝不是宿命论,而是顺服神给予我们的使命,是上帝毅然决然地呼唤我们就近祂,以至于我们对整个生命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拥有的每样事物,都投注一种特殊的忠诚及活力,响应祂的召唤并进行侍奉,这就是上帝对我们的呼召。当我们了解了命定以后,我们自然地就进入到了上帝的呼召当中。

1.天职观

神预定了每个基督徒不同的命定,也给予我们不同的恩赐、不同的呼召。就如马丁·路德所说:“上帝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是要人们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他的天职。”什么叫“天职”?就是上帝给我们的使命。

在马丁·路德提出他的“天职观”之前,天主教会有一种错误的认知:简单地把世界和教会分为俗与圣,认为只有在教会之中的神职才是天职,是圣的,其他的职业都是俗的。这种观念甚至直到现在,都还在影响着许多基督徒,特别是中国教会的基督徒们。

马丁·路德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改教,颠覆了天主教的很多错误观念。马丁·路德用“职业”,英文叫“Calling”,这个词更准确的翻译是“天职”,它是由马丁·路德所推广开来的一个词,现在变成了“职业”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它原本的意思来自《圣经》的“天职”观念,也可以叫做“呼召”。

马丁·路德用“天职”(Calling)一词把世俗的工作和劳动与信仰的生活联系了起来。既然神在创世之初,即给予人管理这个世界的职责,神在全地掌权,人又有什么权力,把这个世界拱手让给撒旦。基督徒有不同的恩赐与呼召,有的基督徒是在教会全职服侍的,有的基督徒则在他所在的职场服侍神。只要是顺服神的呼召,并为荣耀神而工作,都是在服侍神,都是基督徒的天职。

马丁·路德的“天职观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平等的呼召:路德认为,每个信徒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神圣的呼召。无论是神职人员还是普通信徒,无论从事宗教活动还是世俗工作,都同样是神的呼召,都具有相同的属灵价值。

(2) 在世俗生活中的服务:路德强调,信徒应当在他们的日常世俗职业中服务神。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只要是在敬畏神和爱人如己的精神下进行,都是对神的服务。

(3) 否定修道院生活的优越性(今天也可以理解为教会生活的优越性):在路德的时代,修道院生活被视为更高尚、更接近神的生活方式。路德则认为,修道院生活并不比世俗生活更神圣,每个信徒都可以在自己的天职中荣耀神。

(4) 工作的价值:路德认为,工作本身是神对人类的命令和祝福,通过工作,人们不仅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为社区和他人带来益处。

那么马丁·路德实际上是把基督徒又带回来这个世界之上,他的“天职观”为信仰直接影响现实生活开辟了道路。基督新教伦理中的“天职”思想就像一粒种子,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天职”为生活重心的基督新教伦理,构成了西方人的普遍生活方式。所以现在去英美,会看到他们的一些道德准则、规范都是受到新教伦理观念的影响。

在马丁·路德提出“天职观”之前,天主教往往认为基督徒去努力创造财富,是充满罪恶的。但“天职观”影响下的新教徒认为,为人的私欲与享乐去赚钱,自然不被神所喜悦,但基督徒应该为荣耀神而努力地创造财富,这是上帝所喜悦并蒙上帝祝福的。

2.新教伦理与财富观

著名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这本名著中指出:基督新教伦理的人生观在财富的生产上,相当排斥那些“为财富本身而追求财富”的行为,唯有因职业劳动的结果来获得财富,才能得到上帝的祝福。换句话说,基督新教伦理思想鼓励一种“不休不歇,有系统的俗世职业劳动”。

马克思·韦伯将新教财富观总结为三句话:“努力赚钱,努力省钱,努力捐钱。”

努力赚钱:神的恩典与祝福,顺服神的呼召,而不是把财富拱手让给撒旦。所以我们基督徒既然有神给予我们的恩赐,我们当然要努力地去赚取财富。

努力省钱:财富并不是我们自己的,不能为满足私欲而浪费钱财。这个世间所有的财富,所有的物质价值都是属于神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人都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都是要死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是为了荣耀神,所以我们创造财富也是为了荣耀神,我们没有理由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挥霍浪费。

努力捐钱:借助财富彰显神的公义与爱,荣耀神。就如很多西方的富豪努力地做公益、做慈善、把钱捐给教会,这都是荣耀神。钱既然带不走,那么就努力地捐出去。

宗教改革围绕“天职观”,进而提出了四项原则:“人人皆祭司、人人被呼召、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 。”每一个人都是祭司、都是牧师、都可以讲道、都可以向人传道、都可以向人分享《圣经》。而不是只有教会的神职人员才有这样的恩赐、这样的职份,每个人都有。但同时每个人又都应该被呼召,都应该进入职场,都应该在职场当中荣耀神,都应该是神的管家。

其中尤其是“人人被呼召”被韦伯认为是孕育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新教伦理。英美等新教国家在基督信仰的根基上,由清教徒们建立了符合《圣经》教导的文明秩序,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灯塔,也彰显了神的荣耀。但不只有基督徒的成功彰显神的荣耀,艰辛与苦难同样也可以彰显神的荣耀。文明的果实的确是成功的果实,也有很多荣耀神的基督徒取得了属世的成功。但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进程当中,也有很多的殉道者。所以,苦难也同样是一个基督徒的命定与呼召,尤其是在通向信仰与文明的转化的道路上。

3.威伯福斯的呼召

1787年的一个晚上,一位年轻的英国下议院议员在他毗邻国会的家中,就着烛光研读文件。威伯福斯正在草拟废除奴隶买卖的议案,几乎全英国都认为奴隶交易虽然令人不快,却是必要的制度,而且如果废除此制度,经济崩塌就会随之发生。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奴隶交易是错误的、邪恶的。威伯福斯就是这极少数的人,而且在英国的议会当中更是极少数。他在日记中写下闻名于世的几句话:“全能的神在我面前放下两个伟大的目标:废除奴隶交易,以及移风易俗。”所谓移风易俗,是指英国社会应该去改变习惯、态度与道德,因为那个时候尤其是在政治领域的道德非常得败坏。

1785年,威伯福斯25岁的时候,在“大觉醒运动”中归主的,他出生在贵族世家,所以他本来就可以去从政、当议员。但他归主以后的第一个反应是要放弃政治,投入宣教。和那时的大多数基督徒一样,他觉得属灵的事比世俗的事重要得多。他尤其厌恶当时的英国政坛,他说在议会就像在“挪亚方舟”里——除了他之外,都是野兽。

但幸运的是,有一位传道人叫约翰牛顿——著名赞美诗《奇异恩典》的作者,他在信主、做传道人之前是一个奴隶贩子,在信主以后悔改了,从一个奴隶贩子变成了一位牧师。他也是威伯福斯的牧师,他对威伯福斯的一生有重大的影响,他说服了威伯福斯,让他明白上帝要他留在政治界,而不是从事传道。

约翰牛顿在给威伯福斯的信中说:“我们希望,也这么相信,上帝是为了国家的益处高举你。”威伯福斯经过多次的祷告,认为约翰牛顿是对的,上帝呼召他为受压制的人的自由而战。约翰牛顿对威伯福斯说:“的确你是很想当传道人,很想进入教会做专职的服侍,但这却是轻省的。神是让你到政坛上,到充满了险恶肮脏的政治领域去彰显神的荣耀,这对你来讲才是最艰难的。但是英国已经有很多牧师、不缺牧师了,英国缺一个像你这样有坚定信仰的基督徒政治家。”

威伯福斯在1788年的日记中写到:“我的道路,是公众的道路,我的职责是在这个世界里,而我必须融入世人的群体中,否则我就是离开了上帝指派我的岗位。”威伯福斯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基督徒,一共7个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领域,组成“克拉朋联盟”,排除万难,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最终通过立法和平地废除了奴隶法案。

赵晓老师带领我们善商班去伦敦游学时,我们去了威伯福斯“克拉朋联盟”的教堂,那是一个非常小的教堂,几乎没有游客会去那个地方,当时我们在那里面拉成一个圈祷告。台大教授张文亮先生所写的《兄弟相爱撼山河》,就是讲威伯福斯和克拉朋联盟这些基督徒做转化、废奴的故事。电影叫《奇异恩典》,也是在讲威伯福斯的故事。

我们很多人认为政治是丑恶的,充满了阴谋诡计。很多中国教会传讲不要谈政治,政治是属世的,基督徒与政治没有关系。更认为政客都是肮脏的,管他美国总统选的是谁,是川普或拜登,他们都很肮脏,好像基督徒都很干净。但威伯福斯的案例却告诉我们,政治并不肮脏,只是越接近权力的地方越容易滋生罪,只是因为政治最靠近权力,所以更容易滋生罪恶而已。但为神所使用的威伯福斯就是蒙神呼召、为神所使用、荣耀神的政治家,基督徒不能把政治领域拱手让给撒旦。政治是如此重要,也如此接近权力,我们难道就把它拱手让给撒旦吗?威伯福斯告诉我们:不可以!

4. 呼召的核心:为荣耀神

在此,我还想推荐一本书,奥斯·葛尼斯的《一生的呼召》(The Call: Finding and Fulfilling the Central Purpose of Your Life),这本书也是我们教会的长老——带领人赵晓老师作的序。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呼召的概念,并清楚地区分了一般呼召和特殊呼召这两种神的呼召。

一般呼召是指所有基督徒都被呼召去认识神、爱神、并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荣耀神。这种呼召是普遍的,适用于每一个基督徒。正如《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所说:“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所以我们最初讲基督徒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为荣耀神而行、为荣耀神而活。这种命定和呼召就是一般性、普遍性的呼召,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讲,都有这样一个呼召。

但是也有特殊呼召,特殊呼召是指神对每个信徒个人的具体指引和使命。这种呼召是根据个人的恩赐、环境和神的计划而有所不同。正如《以弗所书》2章10节所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所以每个基督徒生命当中又都有不同的呼召,比如,威伯福斯25岁信主的时候,神是呼召他做一个传道人在教会全职服侍,还是呼召他去做一个政治家,这对威伯福斯来说是不同的选择,最终威伯福斯选择了做政治家,他没有选择像约翰牛顿一样去做一个牧师,这对威伯福斯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的呼召。

通过阅读《一生的呼召》,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回应神的呼召,并在不同的职业和角色中实践信仰。这本书将帮助你发现和实现你生命中的中央目的。无论是一般呼召还是特殊呼召,都是神对我们每个信徒的恩典和指引。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神的带领下,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使命,为荣耀神而活。

《圣经》中的呼召就是《圣经》强有力的中心主题,成为信仰生活本身的象征。即无论在什么领域,做何职业,经历成功亦或困苦,都作耶稣的门徒,成为蒙召的人,以及成为真道的追随者,为荣耀神而活。所以我们无论有什么样的特殊呼召,最终都归为一个主题、都回到一个中心:为荣耀神而活。

葛尼斯在《一生的呼召》这本书中总结了“呼召”一词在《圣经》中的四种含义:

第一,是呼叫召唤的含义。就像打电话,让人倾听。这也是天职这个词叫Calling的原因,就是呼叫你。

第二,是指为之命名。是一种创造的形式。呼召不只是成为我们应有的样式,做我们该做的工作,呼召也要我们成为虽然我们还不是,但蒙神呼召要成为的样式。呼召不只是告诉我们去做什么事儿,呼召是一种目标,祂让我们成为我们本来还没有成为的那样一个样式,让我们效法耶稣基督而行。

第三,呼召几乎和救赎是同义词。呼召就是神以不可抗拒之势呼召人就近祂,成为基督的跟随者。耶稣呼召祂的门徒,耶稣的门徒就是被呼召出来的人。呼召就是让我们做门徒。

第四,呼召有重要的延伸含义:神呼召人走向祂,如此令人敬畏,有威严,以至于只有一种响应才适当,就是做耶稣的门徒。正如保罗所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歌罗西书3:23)

个人见证:找到了命定与呼召并为之摆上

“命定与呼召”这个题目是我信主之后所听的第一篇牧师讲道的主题,对我来讲印象特别深刻。那是2017年4月份,我刚刚在逾越节期间在以色列的约旦河受洗。第二天赵晓老师就安排了耶路撒冷的一位日本籍牧师彼得冢平给我们讲道,题目就是“命定与呼召”。

我记得牧师在讲道结束时对我们说:“也许我们会因为顺服神的呼召,而选择一条很艰辛的道路,并经受苦难;也许我们会觉得我们没有能力,做得真的很糟糕。但只要我们尽力就好,因为神看的是我们的心。”就像保罗所说的:“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神看重的不是我们的能力,是我们的心。

彼得冢平牧师说:“当有一天我们来到天国,主耶稣会用祂温暖的手放在我们的肩膀上,柔声对我们说:‘孩子你受苦了,但你所经历的一切我都知道,都会被记念。’”我那时泪流满面,那是我第一次因听道而哭泣,因为我从此找到了我的命定与呼召。

我在年轻的时候,大学毕业以后曾经是一名调查记者,做了10年的记者后,曾经的新闻理想破碎了。我做记者是为了我的新闻理想而活的,我希望用新闻来改变国家。为什么破碎了呢?说起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拿最近的油罐车混装食用油的事件来举例,其实在我做记者的这10年生涯中,看到类似这样的事件非常的多,但能报道出来的非常的少,不允许报道,就算像新闻一样被报道出来,也往往难以改变什么,这个新闻也会迅速被遗忘,就像很多的新闻一样,就像“铁链女”一样被遗忘。而这样的新闻可能唯一的贡献就是让麻木的国人疯抢榨油机、自炼猪大油。记者却还有可能遭遇封杀,甚至不测。我曾希望新闻能改变这个国家,但最终是感到深深地绝望,也觉得为这片土地的人去牺牲是不值得的。所以10年的时候我就辞职创业了,从媒体记者变成了一个公关公司的老板,虽然一度挣了不少钱,但却没有一天感到快乐,因为失去了我人生的价值、意义和目标。

在彼得冢平牧师证道的第二天,我来到了哭墙,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了我的祷告词,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命定与呼召,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我说:“我愿把自己献为活祭,并希望成为神所使用的器皿,未来能做一家天国的媒体、天国的智库。”我知道神让我成为一个媒体人,让我去耍笔杆子,不是偶然的,我们无论是否看到结果,是否能看到改变,我们都该揭露丑恶,寻求真相与真理,这是一个天国公民的使命,这也是一种大爱。

我们关心身边的人、帮助别人,这都是一种小爱。什么时大爱?如果我们明明知道这样做可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这样做可能也无法改变什么的时候,仍然为不值得的这些人去付出,这就是大爱,就像主耶稣上十字架一样。

从以色列受洗归回不久,我们就在赵晓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一个查经班,查经班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有上百人信主。2017年底建立查经班之后没多久赵老师去新西兰了,之后他经常回国,每次回来都说“你们一定要把查经继续下去”,所以当时查经班就在我们公司,每周五来查经,从2017年开始到成立香柏之家这间教会,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仍然每周五查经。现在不光每周五查经,每天都有查经。所以香柏之家教会是从先有查经班开始的。2018年查经班做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有这么多人信主,但是却没有教会,包括我本人也没有委身的教会。

所以我和几位同工反复强烈建议赵晓老师,我们成立一间教会。因为我去了好几间教会,觉得都不是特别适合我,最后就一直推动赵老师要成立一间教会。但是赵晓老师一开始不同意,他说:“我的呼召不是做牧师,我是一个经济学家,我是要带领这些基督徒的企业家们做转化。”赵老师那时候做了非常多的国度事工,例如“1212论坛”等这些事工都很有影响,但是赵老师没有感动去做一间教会。

大概是在2018年的秋天,距离我受洗还不到两年,我也不懂要如何建立一家教会,也不知道建立一间教会有多么难,但就在那一天的晚上,赵老师给我们讲完课,我们说:“你不能走,我们要聊一聊建立教会的事。”赵老师没有回答可以不可以,但是我却突然有感动,我说:“哪怕这间教会只有我和雪薇长老两个人,她来讲道、我来听道,都要建立这么一间教会。”赵老师实在是无法推脱了,于是就同意了,香柏之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立的。

我当时想得很简单,查经是在我们公司,聚会也在我们公司就可以了,我们就有场地了,很多琐碎的服侍工作,员工就可以做,证道有赵晓老师,雪薇长老做治理,还有几位老基督徒也可以带领,做一间教会有什么难的?但是后来我知道,做教会远比我做公司、远比创业、远比职场上的任何事情都难。

在做教会的同时,我几乎抛弃了我不喜爱的公关业务,主要是觉得做这个行业,我既不快乐也不荣耀神。我开始转型做知识付费和自媒体,艰难地进行二次创业。我那个时候信主时间不长,仍然恃才自傲,认为以我的才能一定可以为神的天国做一番大事。我回想起在我的公关公司最鼎盛时,在望京附近租的办公室近3000平的一个大礼堂,我就想可惜那时不信主,不然这该是一间多么大的教会。但我相信我二次创业一定能成功,成功以后一定要为教会租一间更大的房子,让香柏之家成为北京最大的教会。孰料事与愿违,就在教会成立一年之后,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我的二次创业项目失败,不但教会没有更大的房子,就连我的办公室也租不起了。那是2019年底,我也负债累累,那段时间我很久没去教会,处在人生当中的最低谷,我特别羞于去面对那些失望的弟兄姊妹。我想我不是把公司搞砸了,把办公室搞没了,而是把教会聚会的场所搞没了。

奇妙的是,就在我最软弱的时候,2020年初,赵老师极力让我回到教会,来担任长老、担任治理工作。因为当时香柏之家正面临很大的一个争战,有一些分裂的风险,我虽然特别不情愿,也是在我灵命最低的时候,但回想起建立这间教会时的誓言,回想起我在哭墙塞进的纸条,我无法推诿,最后只好同意了。

但紧跟着疫情爆发了,疫情爆发后没多久,我又因为重症胰腺炎入院,这次入院病得非常重,一度告病危。疫情期间医院又不许家属陪护,我独自在医院忍受着剧痛。因为这个病特别疼,12分疼痛,比分娩还疼。当时医生问我:“你这疼痛指数是多少?”我说:“12分疼。”疼得我动都不能动。而且还不能吃饭,不能进食,前两周都不能喝水,我只能嘴里含点冰块,再给吐了,一口水都不能喝,只能靠输液。

当时我看到刚刚来到的春天,看到外面的阳光,我感到我真的是一无所有了。但就在完全破碎的时候,我再次听到了主耶稣的呼召,我看到了窗外的阳光,看到了神创造这个世界一切的美好,想到原来我都没有去珍惜那一口水、一口食物,突然了解我们的谢饭祷号不只是形式,我们就应该感谢神,因为生命是祂给的!

那时我就卸去了一切重担,我知道神是要告诉我:“我看重的不是你的能力。”若我们依靠自己荣耀神,那我们是多么地骄傲。我有了更多骄傲的资本,我甚至有了属灵骄傲的资本,而骄傲原本就是我身上最大的罪,神就是要彻底破碎我的骄傲,才可以使用我。那一刻,我在神面前,彻底地谦卑下来。

其实这些年,在无数的事工中,在很多的细节中,我都能体验到神的呼召、神的确据,正是这一切不断地坚固着我的信心,甚至越是在逆境、苦难、困境当中,我的信心反而越坚固,因为越是在逆境中,那呼召的声音却更响亮,越是在黑暗中,神的光却更明亮。

确定命定与呼召的建议

我遇到过很多弟兄姊妹曾对我说他们很困惑,并不太清楚神对他们的命定与呼召是什么?在这里我给大家几点建议,如何去确定什么是神的呼召。

第一,基督徒可以通过祷告、读经和寻求属灵导师的指导,来理解和寻找自己的呼召。

我们基督徒显然不可以通过什么星象学、占卜、跳大神等这样的方式去寻找命定与呼召,我们都知道我们与泛神论、无神论和不可知论者的区别,命定和命运的区别,基督徒有一般的呼召,就是荣耀神;也有特殊的呼召,就是神给我们的特殊的使命是什么,这往往是我们在寻找的。《圣经》就是神的话语、是神的真理,所以《圣经》是可以启示我们的。而且我们的特殊呼召往往不是偶发的、无序的、非理性的,它是理性的,是给我们一种理性的呼召的思考,可以有确据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读经、祷告,通过找到我们的属灵遮盖、教会的牧师来指导我们。

例如:你可以通过每日的祷告和读经来寻求神的引导,问问自己:“神要我做什么?我做的这件事儿,是不是符合《圣经》的真理真道?我如何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荣耀神?”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呼召。

呼召可不只是神一次地对你说话,如我所见证的在很多的细节和每一项事工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呼召的确据。具体的行动步骤:提供具体的行动步骤,如在工作中展示诚信和爱心,在家庭中成为基督的见证,在教会中积极参与服事。

比如说在工作中,你可以通过诚信、勤奋和展现爱心来荣耀神;在家庭中,你可以通过爱和关怀来展示基督的爱,成为基督的见证;在教会中,你可以参与各类事工、积极服事他人,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只有积极地去服侍,把语言转变为行动,才能更好地聆听上帝的声音。

第三,你可以问自己:你难道真的不知道神的呼召吗?

我记得彼得冢平牧师说:“我们其实在内心深处都知道神的呼召是什么,只是神看似往往让我们去走一条很艰难的道路,我们没有信心和勇气,我们也总是禁不住诱惑,想走那轻省的路。”

当我们真实地面对那充满罪的自己、真诚地、绝对谦卑地面对上帝、把自己全然地交给耶稣、把自己的手交给耶稣、当我们放下一切的时候,就会听到祂对你的呼召!

Date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