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原创

中国多么需要一场“清教徒运动”!

首页 /

中国多么需要一场“清教徒运动”!

作者:赵晓

在讨论加尔文对清教徒的影响及其对美国社会形态的塑造之后,我指出了我们与当年的清教徒们的距离有多远。事实上,当前的中国,包括中国教会和广大基督徒,与历史上的“清教徒运动”所代表的精神和能量相距甚远。在新的历史关口,中国迫切急需一场类似的“清教徒运动”,以促进社会的深层次变革和精神的复兴。

首先,中国信奉耶稣基督、归向上帝的人相对较少。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差距,更反映了社会对基督信仰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甚至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抵触、抵抗,更不用说逼迫和误解了。中国的基督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地见证信仰,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基督的福音。

其次,即便是已经归信的基督徒中,真正接受“加尔文主义”教育和装备的人也相当少。加尔文主义的核心教义,如上帝的主权、人的罪性、救赎的恩典以及信仰与生活的一致性,是理解清教徒精神的基础。凯波尔所指出的作为一种世界观的加尔文主义,对大多数中国基督徒来说更是陌生。中国基督徒社群需要深化对这些教义特别是世界观的学习和实践,从而提升整体的属灵素质和见证力。

再者,中国教会普遍存在不关心社会、避谈政治、忽视公平与正义的倾向。这种态度使得信仰无法有效地落地生根,成为社会的光和盐。中国教会和信徒理应像当年的清教徒那样,勇于面对社会问题,用基督的爱和公义影响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实践信仰的社会维度。

此外,个人敬虔在面对世俗化和威权政治的挑战时显得尤为脆弱。一些基督徒将财富或权力视作生命中的偶像,背离了信仰的本质。更多的教会和基督徒为了一碗“安全”的红豆汤出卖了自己长子的名分,主动阉割自己,放弃了对整全的福音、完备的真理和信仰的落地的追求,也因此沦为“自甘掳掠的教会”以及“灵魂上的奴隶”。教会牧师首先需要悔改,才有可能帮助信徒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到真正的安全和满足只能在上帝里找到。

更严重的是,许多基督徒虽然乐意接受耶稣作为“生命的救主”,却拒绝让祂成为个人“生命的主宰”。“因信称义”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因信称义教”——以为相信“因信称义”的教义就得救了,而不是从因信称义走向因信行义、生命成圣!这种态度导致基督信仰在中国变得表面化、空洞化,无法深刻改变人的生命和世界观。中国教会迫切需要在教导中强调信仰的全面性和深度,促进信徒的全人成长。

最后,中国教会还面临着与社会脱节、被社会边缘化的风险。最惨痛的教训是,历史上1930—1940年代的中国教会就曾因缺乏加尔文主义及其世界观,而迷失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以及社会变革的大浪潮中,最终因为缺乏或错误的社会参与而被社会忽视、抛弃甚至唾弃。今天,中国又面临新的历史的十字路口以及时代的大浪潮,中国教会无疑需要格外警醒,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总结:中国教会和基督徒群体迫切需要认真反思和自省,拥抱一场适合中国国情的当代“清教徒运动”。这场运动应该强调信仰的纯正和深入、福音的完备以及真理的完备,还有信仰的落地,也就是社会责任和公义的实践以及个人属灵生命的敬虔、成长和深化。通过这样一场中国版的当代“清教徒运动”,中国教会以及整个中国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复兴和进步,基督徒也才有资格成为社会改变的积极力量、中坚力量,为中国社会的文明转型、长远发展贡献出基督的智慧和大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因时间精力有限,电子邮件无法保证每封都回复,但我们会认真阅读每封邮件,推荐微信联系,谢谢理解!

微信客服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在线联系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

在线提问

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