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央行本轮刺激股市的政策分析
20241015
最近,中国央行设立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个新政策的核心在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质押自己持有的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从央行换取高度流动性的资产如国债,再通过质押这些国债来获得流动性,进而用于购买股票等市场资产。
这一政策的实质,是通过为非银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帮助它们在股市中进行进一步操作,特别是在购买高股息的股票时加大杠杆。但这种杠杆操作并非无风险,因为虽然央行提供的国债具有高度流动性,但国债本身是有利息的,这意味着金融机构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资金使用成本并不为零。
政策的局部加热效应
由于高股息股票相对更稳定,成为了非银金融机构的主要目标。市场人士指出,这一政策有可能导致高股息股票被大幅拉升,而那些股息较低或不发股息的股票则难以获得类似的资金流入,形成市场的局部加热效应。这一过程可能在短期内推动部分高股息股票上涨,但当股息收益率接近国债收益率时,金融机构的买入动力将逐渐减弱,形成负反馈机制。
长期影响的不确定性
然而,借助杠杆操作并不能完全抵御市场的风险。股市的波动性和高股息股票的股价变化都可能对这些机构的回报构成挑战。如果市场回报无法覆盖借贷成本,金融机构反而可能遭受亏损。因此,这一政策并非简单的“大水漫灌”,它并不会整体性地推高整个股市,而是更为精细地影响特定的高股息板块。
赵晓评论:
本次金融试验展现了央行在市场调控中越来越复杂的手段,SFISF这一工具的引入表明了当局通过局部政策试图提振股市的用意。然而,这类措施的效果及其潜在风险仍需观察,尤其是当市场波动和金融杠杆的结合可能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时。